“
文具本身就是学习用品,可如今却变得像玩具一样花哨,这合适吗?”随着寒假接近尾声,一些家长纷纷带着孩子选购新学期文化用品。然而,在我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冯女士反映,日前她带女儿购买文具时,发现女儿总是挑选那些造型花哨、附带娱乐功能的高档文具,她担心孩子学习时会受影响。针对冯女士反应的情况,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文化用品店,发现“花哨文具”占据了文具市场的“半壁江山”,文具玩具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。
康百文具
花哨文具孩子爱
配有镜子、梳子的文具盒,房子模样的削笔刀……当记者走进位于我市百花园商场一楼的几家文具店时,感觉像走进了玩具店。文具盒被做成汽车状;削笔刀装上电池后就变成了随地跑动的卡通玩具;
圆珠笔不仅会发光,还散发出浓浓香味…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新奇花哨的文具在文具市场占有重要比重,原本简单的文具经过“变身”后,价格也成倍地增长,一个普通削笔刀只要三四元,做成房子形状则卖到几十元。
金万年文具
洋洋文具店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:“小学生就爱买花哨点的文具,佩戴小挂饰、带有卡通形象的笔袋很受小学生的喜爱。相反,‘长相严肃’的文具,买的人不多。开学前这段时间,装饰稍艳丽些的文具比那些普通文具销量要高出一倍多。”
万里文具
在百花园商场,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购买文具的小学生,所有学生都表示,每个新学期到来前,他们都会添置新文具,而且都喜欢购买新颖、特别的文具,价格则不太考虑。龙沙区龙沙小学三年级学生媛媛说:“新学期开学后,大家都会相互炫耀自己的文具,谁的文具好玩,就会成为同学们注意的焦点。”
花哨文具隐忧多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没有标明生产厂家、地址、批准文号的笔袋、橡皮、圆珠笔等充斥着文具市场,这些文具往往色彩鲜艳,气味浓烈,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花哨文具在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,也让学生家长和老师颇为担忧。家住龙沙区群意小区的李先生说出了自己的烦心事,“前几天,给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买了一套多功能文具盒,每次学习前,儿子总喜欢先玩文具盒。”
建华区东四小学校长武秀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有些学生买新款文具不是为了使用,而是觉得好玩,经常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文具盒、卷笔刀。武校长告诉记者,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最初15分钟是最关键的授课时间,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阶段最容易集中接受知识。但新奇文具常常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导致孩子知识链断裂,难以接受新知识。
文具应回归本性
针对小学生文具玩具化泛滥之势,已有很多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带奇形怪状的文具上学,但收效不大。铁锋区边屯小学校长牛淑珍认为,文具太花哨令人担忧。花哨文具泛滥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: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,影响学生的理性思维,助长孩子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,影响孩子健康成长,也不利于培养孩子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。
牛校长认为,引导小学生理性购买文具,让文具回归应有的功能,需要家长、学校、文具生产厂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,学会拒绝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物质要求,并给孩子解释清楚不满足他的理由;为孩子适当地选购一些健康的玩具,不要购买与玩具“兼容”的文具,让孩子认清文具和玩具的区别,做到学习和游戏有效分离。